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科技服务
合肥:到2023年 人工智能产业将进入全国第一个方阵
2020-06-18 21:30:59作者:黎静来源:合肥日报点击:537
到2023年,合肥日报讯工业智能产业发展水平将居全国首位。记者昨天从市科技局了解到,《合肥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实施方案(2020-2023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是最近推出的。
《实施方案》确定了四个具体目标,包括前沿理论和关键技术的突破,每年在人工智能领域形成两项以上重大科技成果,授权50多项发明专利。优势领域的应用示范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每年形成1-2个深度应用场景和高级人工智能应用解决方案。创新型企业培育成效显著,每年培育1至2家人工智能细分领域龙头企业和一批中小科技企业。智能生态系统建设不断完善。建成了4个以上的应用示范园区和特色城镇,建成了5-8个人工智能创新平台,每年都举行有影响力的会议或竞赛。政策实验和社会实验是有效的。
《实施方案》还提出了五项重点任务,即加强前沿基础理论研究,加快围绕国家综合科学中心的前瞻性布局,重点开展计算智能、感知智能和认知智能等新一代人工智能前沿基础理论研究并取得突破。依托高校、研究所和国家创新平台,研发凝聚关键核心技术,加快重大科技成果创新应用,实现智能语音、智能视觉、认知智能、大数据智能、智能芯片、智能物联网等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创建人工智能应用示范,充分发挥我市在智能语音、机器人等领域的优势,推进智能制造、教育、公共卫生、公共安全、社会治理、特色领域等一批人工智能示范应用基准的建设。加强人工智能企业培育,推进人工智能与城市优势产业的深度融合,打造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人工智能企业,为构建“听与看、巧与巧、知行合一”的人工智能产业体系奠定坚实基础。完善人工智能生态系统,包括培养和引进人工智能人才,加快人工智能创新平台建设,建设和完善智能基础设施体系,开展人工智能社会实验,加强人工智能科技合作等。
《实施方案》明确提出成立合肥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领导小组,强化任务分工和年度工作安排,强化监督考核。人工智能应用示范各牵头单位应制定并组织本行业各子行业的实施计划。建立新一代人工智能专家咨询委员会,为人工智能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同时,加强政策支持,创新资源配置,构建科学高效的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政策体系。开放互联网诊疗服务,纳入医疗保险支付。建立适合人工智能发展的统计系统和评估监控系统。
(记者李静)
责任编辑:
桂杰东